9576-作者:方志良

  所有一级领域  所有二级领域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R=R1(0):R1为角色在规则下必须做的事,数学特征值为(-1,0),R1(0)表示在规则(规章制度)下必须要做到的事情。比如:每个公民都应该遵纪守法,这是每个人必须做的R1(0)。

养儿防老不如养自己的责任XY思维“子女”防老


我们知道,在责任动力学中,广义责任的定义是责任本质上是人的一切社会行动在社会关系中的评价总和。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责任实际上是你的行为受到各种(法律、法规、制度、政策、道德、文化、习俗、理念、信念乃至宗教信仰等)社会关系的约束评价出来的。


比如,在上海倒垃圾要分类,而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却不用。这就意味着,同样是针对倒垃圾这个行为的评价,上海与其他地方就出现差异,差异发生的原因就是《上海垃圾分类条例》社会约束关系的出台。


通过广义责任定义,我们了解到人的责任思维模式无非就是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两个核心要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评价思维而已。简单粗暴一点,责任思维其实就是评价思维。做任何事情只要有相应的评价基本上就是责任。


如果把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看成是一对夫妻,那么责任一定它们的子女。正如我们人类受精卵染色体遗传学理论一样,X-Y染色体决定生男生女的性别。有了XY染色体因素生下来的是男孩,如果纯XX染色体那就一定是女孩。那么责任也是由社会行动驱动力(X因素)与社会关系约束力(Y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


(备注:性染色体科普

目前已知人类有XY两种性染色体。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大小与形态也完全相同,称X染色体。男性的一条与X相同,另一条则小得多,称Y染色体。Y染色体最重要的意义是决定男性性别,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直接的关系。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X-XY型,男性为异型性染色体,细胞中含一条X染色体,另一条是Y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Y;而女性为同型性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体细胞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人类责任“儿子”这对“父母”(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的进化顺序,以方便我们分析它们对于“儿子”的责任思维遗传所带来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终极哲学与生物学问题,搞清楚责任思维模式之前,现在我们还要再了解另外一个人生哲理问题:先有社会行动还是先有社会关系?


如果你是2000年出生的,酒驾交规(社会关系)就发生在你开车(社会行动)之前;如果你是1950年出生的,酒驾交规就很可能会发生在你开车之后制定。同样,2019年之前出生的上海人与2020年后出生的上海人在倒垃圾的社会行动(垃圾分类)与社会关系(《垃圾分类条例》)的概念先后顺序就会有明显不同,前者先接触垃圾分类社会行动的概念,后者一出生倒垃圾的社会关系《垃圾分类条例》就已经存在。


当然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最初,社会行动本质上是先于社会关系,毕竟任何宗教、习俗、道德、法律等社会关系都是人类在摸索中建立的。但如果从神灵发生学来看,也不一定,远古人类(其实依旧包括现代人)面对不确定的自然现象与凶险的环境相信神灵庇佑与保佑。这两者就无形中对我们责任思维遗传产生一个巨大的影响:我命由我不由天or我命由天注定,两者截然不同。《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能火归根结底离不开“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这对“父母”产下的“蛋”的先天遗传基因与后天的改良。


人类的行动本质上是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而驱动,这一点应该没有啥要解释的。上到远古皇帝,下到庶民百姓,区别就在于人人的需要不同,有的人要穿金戴银、有的人要清心寡欲、有的人求温饱粗茶淡饭、有的人却要雄踞天下、有的人想的是服务天下,这些需求统统都是驱动人行动的根源。因此说,社会行动是遗传给责任“子女”的动力系统,也就是责任动力系统,责任驱动力(X)因素。


回到社会关系上来,它就是一张无形的、静态的关系网,无时无刻都在悄然运转。没有人见过道德、也没有人见过法律,我们见过的道德、法律与宗教、信仰都是一些文字化标语、图腾化的设计信息与信号。这些文字与图形符号对我们最大的效用,就是传达出人要对道德、法律、信仰有敬畏之心以及与人为善等社会价值观。人如果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考虑社会关系的约束,就会受到相应的约束与惩罚。因此说,社会关系作为责任“子女”的双亲的另一方,遗传的主要基因是对社会各种规则约束力的敬畏之心,也就是责任静力基因因素,责任约束力(Y)静力系统。


生男生女取决于父系与母系的XYXX遗传基因搭配关系,人的责任思维也取决于社会行动驱动力(X)因素与社会关系约束力(Y)因素的交织,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后结合的产物。任何人的责任思维都交织着社会行动(X)与社会关系约束力(Y)两种因素,没有绝对的驱动力(X)思维,也没有绝对的约束力(Y)思维,只有在一定时期哪个因素大于或压制了另外一个因素的表现情况。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能够没肝没肺的乐呵,而有的人总是林黛玉般的郁郁寡欢?这其实就离不开我们责任驱动力(X)思维与责任约束力(Y)思维的作用。


任何人面对现实做事都会存在两种思维方式:为了什么动机需要而做?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做?


拿赚钱来吧,放在社会行动上那就是要好好工作才能实现,放在社会关系上来看,就需要考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条件。赚钱是每个人的需要所驱动的,有的人会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工作中,在不如意的时候也会抱怨条件关系,但“我命由我不由天”很快会调整过来,最终靠自己的行动与拼搏精神去奋斗,去克服一切困难获取;而有的人一开始也会努力,但遭受挫折与打击后就会开始转向“我命由天定”,抱怨自己出身贫寒、没有社会关系、没有社会资源等不公因素,不仅在行动上乏力了,最糟糕的是会在责任思维上发生基因突变。


这就是说,没有人天生就是责任驱动力(X)思维,也没有人天生就是责任约束力(Y)思维,都是后天人在长期的行动需要与关系条件冲击后,逐渐形成的责任(XY)的这两种思维导向。


驱动力(X)思维以人的需要为行动导向,约束力(Y)思维为关系条件而调节,两者缺一不可,并且两种责任基因要素本质上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常人赚钱驱动力的同时会考虑责任约束力的条件,小偷偷盗赚钱有责任驱动力但却会有躲避或侥幸逃脱责任约束力的心理。


这就说明了这个结合的必不可少的问题。当然要区分出责任的是非、优劣、有无、公私等评价是后面我们责任矩阵的责任单位高低阶组合评价体系的范畴。这里就不详述,我们更多的是讨论责任驱动力约束力(XY)思维方式的导向性与倾向性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特征问题。


责任驱动力(X)与约束力(Y)因素究竟怎样影响着我们责任在社会上的外部表现?确切地说,当责任驱动力大于约束力(X思维),或责任约束力大于驱动力(Y思维)时,他们怎么影响着我们的责任在社会中的外在表现?有什么典型的社会表现特征信息?


这就需要回到社会对立的“乐呵”与“林黛玉郁郁寡欢”的情绪表现特征:积极、乐观与消极、悲观情绪。过度的责任约束力(Y)思维因为考虑约束机制的条条框框太多,容易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裹足不前,给人的行动带来消极、悲观、自卑、负面情绪;相反,满满的驱动力(X)思维,相信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回报,不畏艰难,容易让人产生积极、乐观、自信、正面的情绪。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积极、乐观与消极、悲观情绪并不绝对代表会对应责任高阶与责任低阶,只是有导向性与倾向性,切不可划为等号。


现在我们回到责任XY思维运用上来,用鲜活的责任现象案例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两者之间的导向型区别。


依旧拿我们最常见的几个责任现象来说明。


1,开车系安全带,进入作业区戴安全帽的XY思维模式。


第一种责任思维最初想法是:前面有摄像头、有交警,不系安全带会被罚款扣分,划不来,还是老老实实系上吧。


这是典型的责任Y思维模式,主观上是被迫去行动(系安全带),带有强烈的侥幸心理,这种责任约束力情境下人不可能乐呵呵地系上安全带,情绪不会高涨,注意力也极容易分散,容易开小差带来安全隐患。


第二种责任思维最初想法是:孩子刚出生,我得为了儿子的未来幸福,不得出安全隐患!/父母年纪大了,我得孝顺父母,安全行驶第一。


这是典型的责任X思维模式,主观上是主动自发去行动(系安全带),带有强烈的安全需要心理,几乎没有想起摄像头、交警罚款扣分等责任约束力机制。因此,这种情境下人一定会精神饱满、乐呵呵地系上安全带,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


2,进入作业区戴安全帽的XY思维模式。


责任Y思维模式:戴安全帽热死了,不方便,但安全检查组盯着,不戴能行吗!要被罚款。


责任X思维模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自己的安全就是家人幸福的保障,自动自发带上我的安全帽,保平安。


3,公交车给老人、孕妇让位。


责任Y思维模式:哎,这么多位置为啥就站我身边,装睡也来不及,再不让位,大家都看着我,他们一定心理骂我没有道德、没素质、没公德心,不尊老爱幼,还是抓紧起来吧。


这种责任Y思维让位,表面让位,心里却十分不情愿,也很难受,主要是给道德观念、尊老爱幼的习俗的面子,而不是从心里给老人让位置,其实只是给道德观念让位置,被迫的!语言与情绪都不会特别的亲和,甚至给人有些冷冷的、不情愿的感觉。


责任X思维模式:老爷爷看上去和我爸或爷爷差不多年纪,给老爷爷让个位置就是给自己父母让位置,看到老爷爷就像看到自己的父母一样,老爷爷,您请坐这里。


这种责任X思维让位,起初没有丝毫想到道德底线呀、素质呀,唯一想到的就是情感上牵挂,他人像亲人那样的需要。心里自然是软软的、暖暖的,情绪上也一定是兴奋的、幸福的表现。


通过这三个案例分析,让我们初步了解到责任驱动力约束力(XY)思维模式对责任的实施结果有如此巨大的心理情绪影响区别。同时也侧面说明,人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通过合理的驱动力(X)思维方式去后天培养;反之,如果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悲观,很可能是过多责任约束力(Y)作祟的结果,不妨试试用驱动力(X)思维去开导,或许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的责任思维导向性。


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运用责任驱动力与约束力(XY)两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适度的责任约束力(Y)思维让人对规则约束条件有敬畏之心,过度了就会产生无形的包袱;适度的责任驱动力(X)思维让人对梦想、对人生目标、对社会融合、亲情有美好憧憬,有爱心,但过度了也会夜郎自大、野蛮生长。


一句话总结,如果把责任看成是人的“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交互作用产生的“子女”,那么驱动力约束力(XY)思维就是责任这个“子女”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需要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教育与强化训练。因此说,传统的养儿防老不如养好自己的责任驱动力约束力(XY)思维“子女”防老。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一现象(一个责任主客体)

责任单位:R=R1(0)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理性责任矩阵(通俗版)

责任思维工具描述:理性责任矩阵(彩版)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